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工程技术 | 精准控制井眼轨迹 提高水平井砂体钻遇率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阅读:232次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油气田开发动用剩余可采储量、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延北项目水平井部署占比达到33%以上,在精准控制井眼轨迹,提高水平井砂体钻遇率的方面,地质工程技术团队做了很多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调整入砂角度,控制合理的轨迹空间关系

    使用随钻测井仪器,实时监测伽马曲线变化,通过邻井标志层对比,提前预判砂体位置进而指导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例如:若砂体提前5m以上,一般井斜在80-81°左右,此时立刻提高全角变化率,采取“寸高必争”的技术策略,始终保持实钻轨迹高于设计轨迹垂深1m作业,探砂着陆;若砂体滞后5m以上,采取稳斜探砂的手段,即只走垂深不增斜,当在井斜84°探砂成功以后,增斜至90°调平着陆。


掌握增降斜规律,提高井底预测准确度

    由于LWD仪器存在14-16m的零长(该段无法监测测斜数据和伽马数据),根据邻近30m左右的实钻数据,分析复合钻进增降斜率和滑动钻进实际造斜能力,提高预测井底井斜角的准确度和滑动段长的合理性,避免出现轨迹调整不到位或过度调整的情况。


及时发现异常,提前进行轨迹调整

    钻柱扶正器磨损严重和托压严重等问题可能导致滑动增降斜效果不理想,在施工中及时发现此类问题的征兆,通过提高钻井液润滑性、短起下清洁井筒、起钻更换BHA等措施,可有效防止轨迹出现上下波动过大的现象;


    地层变化通常也会增加轨迹控制难度,主要体现在下部砂岩上部泥岩降斜困难,下部泥岩上部砂岩增斜困难,碳质泥岩和煤层井斜骤降等现象,在施工中及时发现此类问题的征兆,通过加密测斜、观察动态井斜、增加滑动段长、调整工具面角度、更换螺杆度数、更换BHA等措施,是实现井眼精准控制的一系列有效措施。

 

    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井眼轨迹的精准控制离不开各部门的积极沟通与精诚合作,蟠龙采气厂和SCP将继续深入技术研究,以降低井下风险,提高砂体钻遇率为目的,为实现水平井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做贡献。(工程技术部/魏涛、苏明)